中國人有木頭情結,情結最深處是紫檀。在知名的紅木家具產(chǎn)地,紛紛有紅木企業(yè)建起以紫檀命名的紫檀博覽園、紫檀博物館、紫檀宮。
清代的帝王們不惜花費重金,用了近百年的時間,把宮廷里的家具幾乎都換成了紫檀。印度舶來的佛教和紫檀,征服了以天子自居的東土帝王,成為國粹。
紫檀被稱為帝王之木、木中之王,紫檀凝聚了千年日月的精華,出神入化,是中國人潛意識中最美的東西。
論剛,它剛到極致。在所有硬木中木性最穩(wěn)定,再惡劣的氣候都難以使之變形,入水即沉。顏色沉靜,雖是木材,卻能發(fā)出金屬的光澤。長期把玩紫檀,能使人的眼睛炯炯有神。這是它以生長期長換來的硬功夫。
論柔,它柔進骨髓。剖開后,像花一樣,發(fā)出獨有的香氣,碾碎可做香料。紋理細膩到肉眼看不出來,而在光線的變幻下卻有不同的表象。最絕的是,橫向走刀不阻,任何難度的雕花紫檀都能勝任,這是任何木材都無法比擬的。包漿潤滑如鏡,既彰顯自身的紋理,還反射其他部分的影像。
紫檀還是最上乘的名貴中藥,在《肘后備急方》、《備急千金要》、《本草綱目》等十余本中藥名著中均有紫檀入藥的論述。紫檀會散發(fā)出一種叫做“木氧”的物質,這種物質不僅能夠起到安神醒腦的作用,而且長期使用還能夠促進細胞再造,防止皺紋的出現(xiàn)。
紫檀天生就是大雅之物,它神秘、沉穩(wěn)、端莊、典雅、含蓄、尊貴,代表了中國人最深層的文化底蘊,體現(xiàn)了中國人最高的審美取向。雖是外國舶來,但天生就是屬于中國人的。錚錚鐵骨,不畏寒暑,是英雄的氣概,外剛內(nèi)柔,剛柔相濟,是大師的風范,沉穩(wěn)干煉,氣宇軒昂,是強者的做派。紫檀,承載著中國人做人中之龍的情結,見證著中國人最深層的精神歷史。
中國的帝王、貴族和文人之所以酷愛紫檀,因為它能提升人的精神層次。把紫檀當做標桿,親近紫檀,成為紫檀,是相當高級的人格修養(yǎng)。經(jīng)過修煉,從而具有紫檀的精神氣質,其性質如同成佛一樣。紫檀和佛教,一是木材,一是宗教,在追求完美的中國人的心目中占據(jù)最高的位置。
正因如此,本來是檀,中國人給它加個紫。紫在各種顏色中地位最高。故宮是禁城,加個紫,才是皇宮。要國民們文明其精神,野蠻其體魄,紫檀就是一個最高的范例,樹猶如此,人何以堪?清朝皇帝整體上比明朝皇帝要理性,沒有太荒誕出格的,這從清帝們對紫檀的推崇上就可以看出來,他們其取乎上,所以得其中。
大明正德皇帝那樣喜歡做木匠活,也沒有改變故宮中家具的陳設布局。倒是明之前的元朝,亦黑迷失從印度南部購買一批紫檀,進獻給朝廷。于是元朝用這些木料在皇宮里建成了一座紫檀殿,忽必烈在那里接待過高麗王子,最后病逝在紫檀殿。能用紫檀做宮殿的,世上只有這位不可一世的大汗了。
紫檀太尊貴了,一般只用來做點睛之筆,整個殿都用紫檀來構建,是在是過于奢侈。可惜,明軍攻入大都之際,紫檀殿竟毀于大火。假使這次沒毀,也會毀于以后的戰(zhàn)火。
元、清重視紫檀,元單建一個大殿,清把家具全換成紫檀的,而夾在中間的明朝則不為所動。少數(shù)民族入主中原政權,尤其想在文化上青出于藍,以證明自己應天承命的合法性。
▲
紫檀家具之所以珍貴,還在于它的藝術性。如果只有原始森林的材質,而沒有鬼斧神工的藝術高度,紫檀家具只能按照重量來賣,因為里面只有材質沒有文化,而這是對紫檀的糟蹋。這么神奇的木材,就應該由藝術大師來操刀才對得起它的天賦。清宮的紫檀家具雕刻極富巴洛克風格,就是為了充分發(fā)揮紫檀的本性吧。
據(jù)明人記載,武則天有一只心愛的鸚鵡,極為性靈,不幸死了,武則天用紫檀給它做了一副棺材。用紫檀做棺木的,中國歷史上恐怕只有這只鸚鵡了,還好用料不大。很奇怪,紫檀如此能防腐和長久,而歷史上,竟沒有哪位帝王用紫檀做棺木。
古代帝王的棺木用料是楠木和香柏木。如果明人記載唐人之事屬實的話,這只鸚鵡就貴比帝王了。
文章來源:木業(yè)刀鋸聯(lián)盟
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家具頭條立場。